基础部
首页  >  实践教学  >  作文竞赛  >  正文
第十届大学语文作文竞赛获一等奖作品
时间:2018-08-24    信息来源:     访问量:

 

远离世间喧嚣,寻回本真自我

电子系1701班  黄楚云

岁月似水无痕,年华却掷地有声,本该做回本真的自己,方能在滚滚红尘中,无怨无悔,风雨兼程。

然而,在这个人人谈贫富、论成败,忙忙碌碌、汲汲营营的当下,有多少人能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有多少人能识破财富的空虚而不去炫富,也能摒弃权力的罪恶而不去贪污,又能放下名利的诱惑、继续保持对事业的谦卑,在纷繁世间前安之若素?的确,当越来越多的人汲汲于名利,当浮华开始侵入我们的生活,当欺骗、虚伪之风愈乱愈烈,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诘问:“如何才能在世俗喧嚣中找回自我,又如何才能找回生命的本真?”

其实,我们就若佛前的青莲,都有着本真的一面,清尘脱俗。只是宿命流离经历了太多红尘,容易忘了自己的心,忘了自己本真的模样。

所谓做人难,做真实的人更难。生活教会了我们太多真实和残忍,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小心翼翼地给自己涂上一层保护色,让自己不至于被别人一眼看“透”——虽然我们也曾知道,在涂上保护色的同时也迷失了自己。

记得有这样一个笑话,说古时有个穷人,虽然食不果腹,但却很虚荣,家门口什么时候都挂着有一块猪油,每次出门的时候他都要用猪油抹一下嘴巴,然后见人就问人家吃了没有,试图以嘴上的油光表明自己生活得很滋润。原来我看到这个笑话的时候,感到这个人实在太搞笑。现在细想,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这个“搞笑穷人”的影子。现实生活中,穷人装阔的例子实在太多,要说有所不同的话,可能只是表现方式不同罢了。

我也曾问过这究竟是为什么,但始终没有答案,所以干脆不想。在好像“成熟”了之后,自己才发现自己遗失了太多东西,例如:为了保持意见一致忽略了自己锐利的批判精神;为了表明自己的沉稳,连思想和反应也迟钝了;为了表明自己的豪爽,舍命也要陪君子;为了表明自己有涵养,即使怒火中烧也要保持微笑;为了表明自己有品味,舍弃自己喜欢的二锅头而端起盛着酸涩液体的高脚杯……我们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有没有一种办法让我们做回本真的自己?我不知道。但,我认为要远离世间喧嚣,做回本真的自己首先要保持内心的真实,保持内心的真实就必须要有舍弃一切虚荣的心理,要有一种坚强的力量,抵抗别人左右你思想和行为的力量。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我们,正值花季,有着倾城的美好,却不想只在茫茫学海中忘了自我,忘记笑在何方。在邪魅猖狂的年华里,我不想做个只会盲目追求名利地位的木偶,我想做回本真的自己,带着一点轻狂,一点高贵,还有一点勤劳。

在漫漫人生路,风雨兼程,无论结果如何,都无怨无悔。我相信,天不绝人愿。

烟雨江南,春深迟暮,燕子满身花雨又归来。我想,明日落红应径满,那是一个美丽的画面,而我们都该做自己,远离世间喧嚣,回归本真。临窗而立,听树影婆娑,静静地,品着本真的人生过往,想着未来的风雨兼程。低声吟笑,我无怨无悔。

                                                            指导教师:秦亚红

道之以本,学之以真

计算机系1702班  常晓天

道之初,本之源,万物有初,万物有源,源之于何,世间无知,其之以神曰,其为真。

神之道,人之愿,心之寄于此,凡人追寻于此,认之为起其永生,长仰天地。

世传圣道,凡人以学,成其圣人。圣人不知,凡人之故,其苦成终,以回归天地,是之为顺,而寻其成圣,明其本源,心之诚初,方立于天地,查之风云,是之为逆,方成真。

上古道言,尽以前之。现世风日下,人世无常,红尘万变,心之逆初,以判人道。凡人不求以真,以尘遮世,心之无清,心之无静,以其伤世、伤已,而自不知,只认其为已愿,却早已判心而远真,得理无,道不全。

吾不知何以言,观古今之处,世间变化,人之长进,吾思之终为古人之憾,然不知,吾又为何而叹今人,虽可以超前,然人已不思过,大道却已零落,人道不再重于世间,吾不知其何,人之超前,然德却遗落,落于荒古,而不带于现今。

吾读上古圣书,观圣贤之言,学大道之理,思人道之行,明天地万物之变化,故可知其道之初,源回之于本真。吾观古今之时,天地初开,道言之,神之降于此,现言之进化之说也,其不管言之为何,吾可明,其万物源之于本,本而为源,正如之有始,而方为之有终之理也。天地万物也源之于此,故吾续上古万卷,寻之其理,寻之其本,只因其资限,故所知之理方少,然虽以少却于今人为之重也,世人可明吾说之理,其寻真不忘其本,其道方不失缺憾。

古传圣道,以师者广传天地,方以学者补就人道,明其天理。师之道,以求其本,传学者以真,学之道,以明其理,受成圣之道,寻其源之真,方不假于世间。

古学之道,学之初本,以真为理,学以真道,以其明天地之理,握大道之机,道之言:天地传圣道,人以学其成,明其理,方傲行于天地。故古学之道,域以广,学以真,方可为真学者也。下古之道,人之学,以弃上古之道,开新古之理,成分级而分,重其贵贱之级,故学之初化之为贵贱之初,成学者,入室而考,过之,成贵,而不过者为贱,贫其一生。故此学者,已无寻之天地之机源,其理如柴,可细数而尽。今学之道,贵贱之级已甚重,其机已稀,其明者以细数可尽,吾为之叹也。

古今之学初,吾已尽之,以可有人明其之理,方不失一善!

师之道,当以师者成重。师者,育人指道者也,古之贤圣,是以寻师而为其生之一大事,只因其,天地生万物,万物生万道,虽万物可生万道,然却不明所生之道,故道于汝为之不全,不全之道,汝一生便为之不全,故师者,便为之补道指路之人,其为学者补所缺之道,明人之生理,指其不清之路以通透一生之难,故师者,不可不唯之真,不可不失其本,此之方为真师,然其忘本而不求真,重财而失其德者,此之为判道之恶师也。然此恶师者,上古之处,无也,下古,有也,观之少也,然现之,多也,以忘其本,不求其真,不重师道,不入真道,不指明路,是之为以害万古,以为人之本,不存!天之道,不降!

古之韩士,以其师说,唤万民以求知寻师,不偏见以诚,达者皆可为其师,故韩士言:人不可耻于下问,不该只寻其一师,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者也。然韩士不知,师不可乱之,其所认之师必不可失其本,无其德,缺其真。只因失本之师,认之道终无长,志方不升,失德之师,人以之人,其道之尽毁,终入其叛道。

学之初,师之本,其言已尽。

指导教师:柳晓红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生物系1701班  唐玉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老先生的一句话点明了“真”比一切都重要,揭示了教书育人的本质。然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忽略了“真”的内在涵要,身为师范学院学生的我们作为未来新一代教书育人的园丁,更加需要注重教育的根本所在,不仅仅要落实陶老先生“求真育人”的原则,更不能将教育作为简单的模板重复上演。

教育,本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古人的教育更是如此,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者,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不仅要传其道解其惑,更要教会学生为人的道理,学生如何,便能显示出教师育人的水平如何。孔子,作为我们历史上第一任人格独立教师,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历经种种困难才将教育形成一种体系,首次向民间普及教育,为教育,孔子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正是落实了何谓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原则。

纵观古今,古人们的教育蕴有“言教为后,身教为先”,而现时代的教育却是一味的“照猫画虎”简单的按照模板一代又一代的重复上演何为“育人”。我们的教师,国家的园丁,已然越来越多的认为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干巴巴的向着同学们一字不漏的重复念一遍,是为教育。早已忽略了孔子的“因材施教”,同学们只能一脸懵懵的接收着老师传达的信息,不明不白的就上了一堂又一堂的课,然而却从未在教师身上学到一点点真知识真本领。教育我的教师有很多,其中不免也有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我的同学们也都和我有一样的感触,学期结束后,对教师授的课本不能学到任何的课外知识,更不用说是为人道理。在这里,我想用陶老先生的真理来说,“教人求真”!教育并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也不是简单的按照教科书模板来传道,教师应该以“授人以渔”“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为目的育学,而不是因为教育而教育,要让我们所有学生都能从课堂上不仅能学到课文中的内容,还能从课文中引发出其他人生的道理和为人意义所在,真真确确的授道解惑,让学生们能够“学做真人”让学生也能够真正的理解何为“真人”。

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渊博的教育知识,更是能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踊跃的积极听课,实现课堂互动的形式,再进一步,能让所育的学生们学会敢于质疑,用于求真的道理。学贵有疑,学生们因为思维的固定模式,已然变成了信奉答案,信奉教师的“教徒”,就算有错误也不坚信自己,不懂的如何坚信自我观点,不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曾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正是我们学生所缺乏的观念,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能感染自己的学生“学做真人”更能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正是现如今我们教育所缺乏的模式。

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

求真,不仅是教育上所缺乏,也是我们生活中所缺乏的可贵品质。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所要追求的目标,“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作为国家栋梁之才所要领悟的道理,两手所携,正是为教育。

指导教师:孙彩萍

真 假 无谓

                                                    外语系1703班  危琪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相生相成,所谓的真假又能有几分意义?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战国时期的庄周在寂寥之中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感到无比愉快和惬意。这个梦生动逼真,以至于庄周突然间惊醒,惊惶不定之间都分不清梦境是真还是自己是真了。庄周在梦中变成蝴蝶是真,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庄周是真呢?我们无所得知。

这仿佛只是一个无关真假只为闲趣的梦境,但在庄周眼里,梦境的真假、蝴蝶存在的真假、甚至他存在的真假都没有关系了。庄周是谁?道家鼻祖式人物。在战乱纷飞下,他定然不能浪费自己的任何一个奇想。于是他固然明白:“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这个庄周与那个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他仍提出了“此之谓物化”,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

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然而真真假假又有何所谓?这个问题谁也解答不了。而最后的结果才被人得知和认可。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庄周开始思考,庄周写下了《齐物论》,庄周写下了《逍遥游》,他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北魏时期,一个叫花木兰的姑娘,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回家之后,她换上女装贴上花黄,同回的战友见到后大吃一惊,木兰说出这番话。

是雌是雄?扑朔迷离。是真是假?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花木兰是男是女?花木兰是真是假?花木兰的故事到底真相为何?认为是假的人质疑:木兰这么多年和这么多男子一起生活?怎么可能完全不被发现呢?且不论是男是女,木兰怕是个假人吧。对于他们,相信木兰是真的人给出回应:的确有人怀疑木兰,但均被她巧妙解除,而后,因她平日表现优异,又无女子的风范,便无人怀疑了。相信木兰是真的人则搬出考证:《河南通志》中写道:“隋木兰,宋州人,姓魏氏。恭帝时发兵御戍,木兰有智勇,代父出征,有功而还。乡人为之立庙”。究竟谁是真谁是假,我们无从得知。可花木兰的故事从不在乎真假。

花木兰是个什么形象?巾帼女英雄。她的出现与存在不在于真假,而在于她传达出来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她是一种形象,她是一个剪影,即使花木兰是假,可梁红玉是真,秦良玉也是真。花木兰代表了她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这才是真。

真假结合,虚实相生。真真假假本就没那么多所谓。一件真假不明的事情,并没有多少人在意它的过程,它最后得出的结果,这才是真。

指导教师:李鹭

内 界 外,亦 真 亦 假

                                                   化学系1703班  晋晓鑫

    望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鸟儿嬉戏,蝶儿起舞。这无数的生灵,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你看,那天边的云,漂泊不定,悠然自得;那翱翔的雄鹰,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你听,那林中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树上的猴子在自由自在的跳跃着。

大地回春,春雨淅淅沥沥,滋润着大地;烈烈夏日,电闪雷鸣,轰轰隆隆;秋风萧瑟,树叶飘飘落下;冬季银装素裹,洁白的雪花纷纷落落。

    岁月轮回,四季交替,春去秋来,这就是真实的世界,一点一物你都可以清晰地碰触到,你真实的活在这个世界里,即使它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温暖如春,即使它也披着虚假的外衣,但我们也要活出本真的自已。站在镜内和界外,我们始终都是一个人,这就是“真”,真真切切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中。

    我们身处于这个社会之中,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分子。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凡人,我们都有着我们最本真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青年人士力追求“真、善、美”的境界,而想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我们首先必须让境内界外的自己保持一致,唯有如此,细水才可以长流,我们的国家才会生生不息,不断强大。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戏,真真假假,难以分清。而就我而言,我认为我们都是戏中的一个过客,在这短暂的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可能有时候会身不由己,但只要我们做到最真实的那个角色,就会发现,人生虽然带着脸谱,但绝对是最美丽的一个!人生道路上的得到不是目的,而是过程。虽然苦,虽然绝不会想再来一次,但在回忆中是甜美的信心之旅,彷如人生。 “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青春应该留下火红的印记,耀眼的光芒。不论青春岁月的我们经历了什么,我都希望保持一个童真的心。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境内界外之中保持一致,这就是最真实的自我。

    常常流连在那些虚拟的文字中,力不从心的抒写着自己以为天衣无缝的豪迈文章;常常徘徊在街头,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在这光怪陆离的霓虹灯下,以为可以放飞自我,活的潇洒自如。然而,如果我们沉迷于此,我们便丢了最"真”的自我。但在真实的世界里,我们依旧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我们可以暂时躲避真实的世界,逃到界外去寻找内心的安慰但是也别忘了看看境中的自已,那是你最真实的存在。

亦真亦假的社会,我们唯有将自己活的真实,才可以分得清自己到底是活在境内,还是界外;抑或是,我们最真实的自我,是二者的结合体。

指导教师:武富荣

 

                忻州师范学院基础部      电话:0350-3339261
                地址:和平西街10号        邮政编码:0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