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书写技能训练》课程大纲(化学)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
教师书写技能训练 |
课程代码 |
3231003E0 |
适用专业 |
师范类专业 |
开课学期 |
第1学期 |
课程性质 |
公共必修课 |
学时/学分 |
14/1 |
课程负责人 |
李树伟 |
课程组成员 |
李卓阳 武富荣 张天文 樊明义 |
《教师书写技能训练》是基础部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基本教学内容包括汉字书写的理念和方法,毛笔、钢笔、粉笔字的书写技法和规律,汉字的发展演变等。以楷书、行书为主,注重从笔法、结构以及相关文化常识等方面分析书写内理。力求学生掌握三笔字尤其是钢笔字与粉笔字书写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技法,从而适应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要求,具备一定的教师书写技能、鉴赏技能和教学技能,提高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全面掌握《教师书写技能训练》课程的所有知识内容,基本掌握课程所涉的传统文化知识。对三笔字特别是硬笔字、粉笔字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铭记于心。掌握毛笔字的基本笔画及分类、硬笔字的基本笔画和复合笔画,粉笔字的基本笔画的正确书写要领和书写形态。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对偏旁部首的书写要领铭记于心。夯实基础为“站上讲台”做准备。
课程目标2:(能力)掌握关于《教师书写技能训练》课程所包含的所有实践能力。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合乎要求。深刻认识规范汉字。具备毛笔字、硬笔字、粉笔字的基本笔画书写能力,熟悉硬笔字的间架结构。谋篇布局合理整齐,板书设计巧妙美观。全面提升书写技能,为“站稳讲台”做好准备。
课程目标3:(美育)了解《教师书写技能训练》课程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知识,汉字作为人类文化延续和发展的中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写好汉字是一个中国人基本的素养,以此为前提完善“美育”教育,将审美知识融入课堂,培养学生认识美、懂得美、欣赏美、传播美的能力。为“站好讲台”做准备。
课程目标4:(课程思政)明确认识学习汉字书写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汉字书写技能训练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和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坚韧的性格。激发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教师职业的神圣情感。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教育情怀 |
2.1职业认同。具有从教意愿,对化学教学工作充满热情,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教育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
2.2人文素养。加强自身修养,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
2.3职业理念。具有以生为本的工作意识,熟悉中学生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人格,能够公平、公正对待所有学生,对学生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
教学能力 |
4.1教学技术。“三字一话”教学基本功达到学校规定标准,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方法,实践中能够较充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
4.2 教学技能。形成一定的教学经验,能够分析教材,把握学情, 独立有效地完成教学设计、上课、批改作业、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 |
4.3 教学研究。具有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活动、完成报告、分享结果的经历和体验。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撰写调查报告和教学论文。 |
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矩阵关系图
名称 |
践行师德 |
学会教学 |
师德规范 |
教育情怀 |
学科素养 |
教学能力 |
1-1 |
1-2 |
2-1 |
2-2 |
2-3 |
3-1 |
3-2 |
4-1 |
4-2 |
4-3 |
教师书写技能训练 |
|
|
M |
M |
M |
|
|
H |
M |
M |
课程目标1 |
|
|
M |
M |
M |
|
|
H |
M |
M |
课程目标2 |
|
|
M |
M |
M |
|
|
H |
M |
M |
课程目标3 |
|
|
M |
M |
M |
|
|
M |
M |
M |
课程目标4 |
|
|
M |
M |
M |
|
|
H |
M |
M |
四、课程教学要求与重难点
序号 |
课程框架 |
教学要求 |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1 |
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及组织结构 |
认识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教师职业的神圣情感。了解汉字的结构、演变及书写工具,提高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神秘文化的认识,同时进行书写工具介绍。 |
汉字的组织结构,汉字的起源、发展及演变 书写工具的介绍(文房四宝) |
汉字的组织结构 |
2 |
毛笔字 |
了解祖国这种独特的书写工具,熟悉毛笔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的写字姿势。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毛笔横、竖、撇、捺、点、钩、挑、折基本用笔方法,相关病笔及纠正方法。 |
执笔与坐姿。 常见横、竖、撇、捺、点、钩、挑、折的笔法,横、竖、撇、捺、点、钩、挑、折的分类及技巧。 |
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与坐姿。掌握八种基本笔画的规范化写法。 |
3 |
硬笔字 |
使学生掌握钢笔书写的坐姿、执笔及运笔方法,掌握钢笔字28种基本笔画的写法,掌握钢笔字间架结构要领和偏旁写法。 |
钢笔运笔、钢笔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结构要领。 |
掌握正确的运笔规律及书写方法。 |
4 |
粉笔字 |
使学生掌握粉笔书写的坐姿、执笔及运笔方法,掌握粉笔楷书中的汉字8种笔画,掌握粉笔楷书常用结构和偏旁写法,掌握粉笔楷书向行书过渡的方法,掌握粉笔行书的笔画形态及常用偏旁写法。了解板书的意义、要求、方法,能迅速、有效地进行板书设计。 |
规范汉字的书写原则、结构原理。八种基本笔画,常用结构及九种基本偏旁。粉笔楷书向行书过渡的方法。 行书偏旁基本写法。板书的意义和作用,原则与方法。 |
粉笔的运笔。 使学生掌握汉字楷书、行书的结构原则与方法,对学生应进行书写规范汉字的训练,提高书写规范汉字的水平。 |
五、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时分配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情况
序号 |
课程框架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学时 |
支撑 课程目标 |
1 |
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及组织结构 |
绪论(明确汉字书写技能是当代师范类大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书写及鞥是书法艺术的基础,增强书法修养、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
讲授 |
1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
汉字的组织结构,汉字起源及发展,汉字的发展演变,文房四宝及其它书写工具 |
讲授 |
1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
2 |
毛笔字 |
基本功训练,写字姿势,执笔方法 |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
1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笔画:横、竖、撇、捺的写法及训练 |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
1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笔画:点、钩、挑、折的写法及训练 |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
1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3 |
硬笔字 |
钢笔书写基本知识,书写姿势,执笔姿势,基本笔画的写法及训练 |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
1 |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钢笔间架结构和偏旁写写法及训练 |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
1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
钢笔综合训练(笔法、字法、章法) |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
1 |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4 |
粉笔字 |
粉笔字的基本知识及训练,书写姿势,执笔姿势 |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
1 |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粉笔楷书的笔画形态及训练(点、横、竖、撇、捺、挑、钩、折) |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
1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粉笔楷书的结构和常用偏旁写发(十九种基本偏旁) |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
1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汉字楷书结构原则与方法,汉字的规范化及 |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
1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
训练粉笔楷书到行书的过度训练(加钩加挑,减省笔画,改换笔顺,圆转与替代) |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
1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粉笔行书的笔画形态及写法 |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
1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粉笔行书常用偏旁写法(十九类偏旁的行书基本写法) |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
1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板书设计(板书的意义与作用,书写要求,板位安排,书写原则、方法及评价) |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
1 |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
六、课程目标与考核内容
课程目标 |
考核内容 |
课程目标-1:全面掌握《教师书写技能训练》课程的所有知识内容,基本掌握课程所涉的传统文化知识。对三笔字特别是粉笔字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铭记于心。掌握毛笔字的基本笔画及分类、硬笔字的基本笔画和复合笔画,特别是粉笔字的基本笔画的正确书写要领和书写形态。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对偏旁部首的书写要领铭记于心。夯实基础为“站上讲台”做准备。 |
课堂练习与平时作业(从书写姿势、执笔姿势、笔法、字法、章法等方面全面考核) |
课程目标-2:掌握关于《教师书写技能训练》课程所包含的所有实践能力。包括熟练掌握并应用三笔字特别是粉笔字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掌握三笔字特别是粉笔字的基本笔画书写能力,掌握三笔字特别是粉笔字间架结构灵活搭配并书写的能力。掌握三笔字特别是粉笔字的全篇布局、合理整齐的书写能力。掌握运用粉笔字设计并书写板书的能力。全面提升书写技能,掌握教师基本技能,掌握规范汉字书写的能力,为“站稳讲台”做准备。 |
课堂练习与平时作业(从书写姿势、执笔姿势、笔法、字法、章法等方面全面考核) |
课程目标-3:了解《教师书写技能训练》课程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知识,汉字作为人类文化延续和发展的中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写好汉字是一个中国人基本的素养,以此为前提完善“美育”教育,将审美知识融入课堂,培养学生认识美、懂得美、欣赏美、传播美的能力。为“站好讲台”做准备。 |
课堂练习与平时作业(从书写姿势、执笔姿势、笔法、字法、章法等方面全面考核) |
课程目标-4:明确认识学习汉字书写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汉字书写技能训练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和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坚韧的性格。激发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教师职业的神圣情感。 |
课堂练习与平时作业(从书写姿势、执笔姿势、笔法、字法、章法等方面全面考核) |
七、考核方式与评价细则
考核方式 |
比例 |
考核/评价细则 |
|
|
课堂 出勤 |
10% |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上课出勤情况 (1)全勤100分; (2)旷课一次扣10分; (3)迟到、早退、事假一次扣5分; (4)病假、公假、丧假不扣分; (5)旷课三次以上不及格。 |
|
平时 作业 |
20% |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学生作业的难度系数及完成情况给出A+(单字正确,掌握相应知识点且字迹工整、布局整齐,点画完备)、A(单字正确,掌握相应知识点、布局较整齐,点画较完备)、B(单字正确,相对整齐、点画较完备,但运用不全)、C(整体不统一,大小错落、无笔画特征等)四个等级,一学期一个学生至少交三次作业。 (1)全部为A+计100分; (2)作业量的85%及以上A+,95分; (3)作业量的80%及以上A+,90分; (4)作业量的80%及以上A,85分; (5)其他80分; 在此标准下,少交一次作业扣10分,有一个错字扣5分。 |
|
期末 考试 |
70% |
评价标准:严格按照《教师书写技能训练》期末试题及评分细则进行阅卷。 |
|
综合 成绩 |
100% |
课堂出勤(10%)+平时作业(20%)+期末考试(70%) |
|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1、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机制
(1)评价机构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在基础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实施,承担该门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评价。
(2)数据来源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采用的数据源自课程考核的成绩,课程考核成绩包含出勤成绩、课堂表现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试卷考核成绩等。
(3)评价周期
本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周期一般为1年。
2、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每门课程应有3-5个课程目标,每个课程目标对8个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支撑情况是不相同的,按照各个课程目标对8个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支撑力度,对每个课程目标赋予权重值。根据一门课程的所有课程目标都应该对该课程的整体目标达成有所贡献的原则,该课程的整体目标达成度由该课程的所有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加权平均值确定。
(1)各个课程目标权重值的确定
每门课程一般有3-5个课程目标,每个课程目标对8个毕业要求的支撑力度有高(H)、中(M)、低(L)之分,为了便于操作,赋值H=3, M=2, L=1。假设某门课程有
个课程目标,第
个课程目标对8个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支撑力度有
个H、
个M和
个L,那么,第
个课程目标的分值
,第
个课程目标的权重值确定为
,
所有课程目标的权重值之和
。
(2)各个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计算
各个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采用“考核成绩分析法”,随机抽取1-2个教学班级为样本,课程考核材料包括考试、测验、作业、考勤、实验(实习、设计)报告、读书报告等。每个课程目标都有支撑该课程目标的教学内容,假设某门课程有
个课程目标,支撑第
个课程目标的教学内容试卷考核总分为
,抽取的样本学生该部分的试卷考核平均分数为
,
是该课程支撑第
个课程目标的形成性考核的平均得分(形成性考核一般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平时测验等),支撑第
个课程目标的形成性考核总分为
,
是期末试卷考核占总考核的比例,那么,第
个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计算公式为
,
若某个
,即期末考核试卷中无支撑该课程目标的内容,则
。
(3)课程的整体目标达成度的确定
一门课程的整体目标达成度由该课程的所有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加权平均值确定。假设某门课程有
个课程目标,第
个课程目标的权重值为
,第
个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
,那么,该门课程的整体目标达成度为
.
(4)课程的整体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
参照忻州师范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平均学分绩点≥2.0者才可获得学士学位。由于学分绩点2.0对应课程考核成绩为70分,因此,本专业课程的整体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设定为“达到0.70为评价合格”。
九、本课程各个课程目标的权重
依据第八部分中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计算得到本课程的各个课程目标的权重如下:
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1 |
课程目标-2 |
课程目标-3 |
课程目标-4 |
权值 |
0.273 |
0.364 |
0.272 |
0.091 |
十、持续改进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测验情况及教学督导的反馈,检验学生对本课程涉及的学科素养和学会反思的达成情况,及时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调整教学指导策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及期末考试成绩,检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达成度情况;根据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达成度情况,参考优秀课程的成功经验,在基础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重新修订本课程大纲,实现持续改进。
十一、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推荐教材
金建生.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8.
王贵喜. 粉笔字实用教程.北京: 燕山出版社。
参考书目
刘慧龙.三笔字楷书书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刘飞滨,雷敏.三笔字实训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课程思政:
1.切入点:课程简介及学习方法。德育元素:认识学习汉字书写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激发兴趣,培养目标意识和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坚韧性格。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教师职业的神圣情感。
2.切入点:汉字的组织结构、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德育元素:提高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神秘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文字,热爱传统艺术的热情。
3.切入点:毛笔字基本功训练,介绍传统书写工具。德育元素:增强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热情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4.切入点:钢笔字间架结构要领和偏旁写法。德育元素:(1)通过临写《七律长征》等红色诗词,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主题教育。让学生在习字的同时,了解党的发展历史,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与力量,增强对党的认识和感情,坚定对党的忠诚和信心。(2)让学生搜集与党史有关的楷书范作,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和共产党人英勇无畏、顽强不屈、为党为民的高尚品质。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激励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5.切入点:钢笔字、粉笔字日常书写练习。德育元素: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搜集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楷书古诗范作,教育学生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激发学生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6.切入点:粉笔字楷书技法。德育元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未来职业意识和语言规范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一笔一画书青春,一心一意求发展”,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完美的教师形象。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培育学生书写规范、美观的汉字的意识与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建设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执笔人:基础部 李卓阳 李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