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研室  >  正文
《教师语言技能训练》教学大纲(师范认证)
时间:2022-10-03    信息来源:     访问量:

 

《教师语言技能训练》教学大纲(化学)

一、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教师语言技能训练

课程代码

323110100

适用专业

师范类专业

开课学期

1学期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学时/学分

14/1

课程负责人

王志芳

课程组成员

秦亚红 李鹭 李莉 赵志丽

 

《教师语言技能训练》是夯实师范类学生未来教师基本功,提高师范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对师范类学生进行普通话和教师一般口语训练的公共必修课。重在通过课堂实践,使学生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要求,掌握标准、规范发音,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相应的等级要求,通过朗读、说话、演讲等多种训练方式,掌握多场合教师口语交际原则和方法,综合提高师范生职业语言表达技能,为学生“站上讲台,站好讲台”做准备。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通过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讲解,帮助学生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明确教师职业口语的重要性。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关于语言文字各项法律规定。增强语言规范意识,达到普通话水平本专业相对应的等级要求。扎实学习,能够为学生夯实语言基础,为学生“站上讲台”做准备。

课程目标2:(能力)能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表达不同的情感,并能独立运用朗读技巧处理文本,使语言表达停连得当,重音突出,语气语调自然和谐,并且做到节奏感鲜明、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为学生“站稳讲台”做准备。

课程目标3:(能力)能运用一定的技巧进行说话、演讲、交谈,切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演讲口才,为学生“站好讲台”做准备。

课程目标4:(思政)通过教学润物无声渗透思政育人,帮助学生建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正能量的熏陶;通过对我国通用语言文字的历史、典故,以及使用现状的介绍,还有汉语国际推广的优秀案例的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汉语的特点及魅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坚定文化自信。为“走下讲台,与生为友”做情感上的准备。

 

 

  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践行师德

教育情怀

2.1职业认同。具有从教意愿,对化学教学工作充满热情,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教育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4

2.2 人文素养。加强自身修养,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学会教学

教学能力

4.1教学技术。“三字一话”教学基本功达到学校规定标准,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方法,实践中能够较充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学会发展

沟通合作

8.2掌握沟通交流的一般知识、方法和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合作、协调能力。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矩阵关系图

名称

践行师德

学会教学

学会发展

教育情怀

教学能力

沟通合作

2-1

2-2

2-3

4-1

4-2

4-3

8-1

8-2

8-3

教师语言技能训练

M

M

M

课程目标1

M



M






课程目标2


M


M




M


课程目标3


M


M




H


课程目标4

M

M






M


 

 

 

 

 

  1. 课程教学要求与重难点

序号

课程内容框架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

绪论

认识学习教师语言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教师职业、热爱祖国的神圣情感。了解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以及学会普通话交流和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神秘文化的认识,同时进行学生普通话语音的摸底测试。

普通话推广的意义,普通话测试的内容和测试技巧。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语音的基本测查。

普通话测试的要求与技巧。

2

普通话语音训练

了解语音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性质、语音单位和标音符号,认识到使用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的重要性,能用心学习普通话。

了解语音性质、语音单位和标音符号。掌握普通话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掌握音变的规律和读法

 

了解语音性质、语音单位和标音符号。掌握声母、韵母的辩证方法,掌握音变的规律和读法。

 

3

朗读训练

了解朗读的内涵和特点、知道朗读的外部技巧的四个基本要求以及指出常见的不良朗读方式,让学生对朗读有基本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了解朗读的内涵和特点;明确朗读的作用和要求;指出常见的不良朗读方式。

 

掌握朗读的主要特点,能够运用四个外部技巧声情并茂进行朗读。

 

4

说话训练

了解说话的特点、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对说话有进一步的认识,让学生明确会说话和“会”说话的区别,知道正确恰当的说话能给他人带来正向的引导和良好的沟通结果。

 

让学生明确说话不仅包括常规的沟通,也饱含演说演讲,通过讲解和练习了解说话的特点、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并能达到良好效果。

 

了解说话的特点、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并能实际操作展示。

 

五、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时分配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情况

序号

课程内容框架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学时

支撑

课程目标

1

普通话的重要性

认识学习教师语言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教师职业、热爱祖国的神圣情感。了解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以及学会普通话交流和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神秘文化的认识,通过方言的互动,让学生懂得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课程思政渗透)

讲授

1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进行学生普通话语音的摸底测试,了解学生的语音实际情况。

练习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2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介绍

 

了解普通话的形成及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简史,掌握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规范,知道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关方法与规定,初步了解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

讲授

1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3

普通话难点音发音技巧与训练

掌握普通话声母、韵母的辩证和发音方法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4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掌握普通话的调值与调类,念准普通话各调类的调值。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1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掌握普通话的各种音变的规律,通过对语流音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白在交流状态下,我们的声音应该如何运用,以适应有声语言的流畅表达。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3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4

 

 

朗读

了解朗读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四个外部技巧的基本要求以及指出常见的不良朗读方式,对朗读有基本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1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掌握重音、停连、句调、语速、调模、语气等类型和表达技巧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1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组织学生进行有主题的诵读活动,让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讲练结合,能快速掌握所学技巧。

实操练习

1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5

说话

了解说话的特点、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1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了解演讲的内涵,学会演讲的基本技巧,切实培养学生的演讲口才。

 

讲授

示范

讲练结合

1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组织学生进行命题说话的训练活动,并尝试让他们进行演说性的说话,更能快速让他们掌握说话、演说的技巧。

实操练习

1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六、课程目标与考核内容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课程目标-1:通过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讲解,帮助学生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明确教师职业口语的重要性。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关于语言文字各项法律规定。增强语言规范意识,达到普通话水平本专业相对应的等级要求。扎实学习,能够为学生夯实语言基础,为学生“站上讲台”做准备。

课堂练习与平时作业(声母、韵母的辩证;普通话各类调值的标准读法以及音变的掌握)

课程目标-2:能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表达不同的情感,并能独立运用朗读技巧处理文本,使语言表达停连得当,重音突出,语气语调自然和谐,并且做到节奏感鲜明、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为学生“站稳讲台”做准备。

课堂练习与平时训练(选择不同文体,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和技巧处理文本,准确运用停连、重音、语气、语调、节奏等口语表达技巧表现作品的内容与感情。通过朗读展现作品的感人魅力。)

课程目标-3:能运用一定的技巧进行说话、演讲、交谈,切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演说能力,为学生“站好讲台”做准备。

课堂练习与平时训练(从模拟环境、模拟身份的沟通交流进行测试)

课程目标-4:通过教学润物无声渗透思政育人,帮助学生建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正能量的熏陶;通过对我国通用语言文字的历史、典故,以及使用现状的介绍,还有汉语国际推广的优秀案例的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汉语的特点及魅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坚定文化自信。为“走下讲台,与生为友”做情感上的准备。


七、考核方式与评价细则

考核方式

比例

考核/评价细则



平时考核

20%

 

课堂

出勤

10%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上课出勤情况

1)全勤100分;

2)旷课一次扣10分;

3)迟到、早退、事假一次扣5分;

4)病假、公假、丧假不扣分;

5)旷课三次以上不及格。


 

平时

作业

90%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课堂展示的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学生作业的难度系数及完成情况给出A+(作业完全正确,课堂积极表达,音准标准,参加与口语艺术相关的比赛和课余活动)A(作业完全正确,文字作业完全正确,课堂积极表达,音准标准)B(作业基本正确,课堂偶有主动展示自己,音准基本达标)C(作业又欠缺,课堂从不主动,音准问题较为严重)四个等级,一学期一个学生至少完成两次作业。

1)全部为A+100分;

2)作业量的85%及以上A+95分;  

3)作业量的80%及以上A+90分;  

4)作业量的80%及以上A85分;

5)其他80分或以下;

在此标准下,少完成一次作业扣10分。


期末

考试

80%

评价标准:严格按照《教师语言技能训练》期末试题及评分细则进行阅卷。


综合

成绩

100%

平时考核20%+期末考试(80%


  1.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1、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机制

    1)评价机构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在基础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实施,承担该门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共同参与评价。

    2)数据来源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采用的数据源自课程考核的成绩,课程考核成绩包含出勤成绩、课堂表现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试卷考核成绩等。

    3)评价周期

    本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周期一般为1年。

    2、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每门课程应有3-5个课程目标,每个课程目标对8个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支撑情况是不相同的,按照各个课程目标对8个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支撑力度,对每个课程目标赋予权重值。根据一门课程的所有课程目标都应该对该课程的整体目标达成有所贡献的原则,该课程的整体目标达成度由该课程的所有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加权平均值确定。

    1)各个课程目标权重值的确定

    每门课程一般有3-5个课程目标,每个课程目标对8个毕业要求的支撑力度有高(H)、中(M)、低(L)之分,为了便于操作,赋值H=3, M=2, L=1。假设某门课程有个课程目标,第个课程目标对8个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支撑力度有HML,那么,第个课程目标的分值,第个课程目标的权重值确定为

    所有课程目标的权重值之和

    2)各个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计算

    各个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采用“考核成绩分析法”,随机抽取1-2个教学班级为样本,课程考核材料包括考试、测验、作业、考勤、实验(实习、设计)报告、读书报告等。每个课程目标都有支撑该课程目标的教学内容,假设某门课程有个课程目标,支撑第个课程目标的教学内容试卷考核总分为,抽取的样本学生该部分的试卷考核平均分数为是该课程支撑第个课程目标的形成性考核的平均得分(形成性考核一般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平时测验等),支撑第个课程目标的形成性考核总分为是期末试卷考核占总考核的比例,那么,第个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计算公式为

    若某个,即期末考核试卷中无支撑该课程目标的内容,则

    3)课程的整体目标达成度的确定

    一门课程的整体目标达成度由该课程的所有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加权平均值确定。假设某门课程有个课程目标,第个课程目标的权重值为,第个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那么,该门课程的整体目标达成度为

    .

    4)课程的整体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

    参照忻州师范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平均学分绩点≥2.0者才可获得学士学位。由于学分绩点2.0对应课程考核成绩为70分,因此,本专业课程的整体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设定为“达到0.70为评价合格”。

    九、本课程各个课程目标的权重

    依据第八部分中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计算得到本课程的各个课程目标的权重如下: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权值

0.174

0.261

0.304

0.261

十、持续改进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测验情况及教学督导的反馈,检验学生对本课程涉及的学科素养和学会反思的达成情况,及时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调整教学指导策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及期末考试成绩,检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达成度情况;根据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达成度情况,参考优秀课程的成功经验,在基础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重新修订本课程大纲,实现持续改进。

十一、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1.王桂波主编《普通话培训与测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3月第1

2.郑薏苡等编著《教师语言技能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待出版,

3.《普通话培训测试指南》浙江省语委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参考书:

1.钱维亚主编《教师口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月第1

2.唐树芝主编《教师口语技能》,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刘伯奎、王燕、段汴霞编著的《教师口语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课程思政:

教师口语技能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教研室全体教师在教学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切入点:第一个是核心价值观。采用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结合社会现实,在教学的多个环节引入爱国精神、经济发展等内容。比如朗读训练部分,选用邓稼先的故事,他为了科研创新,为了国家的事业奉献才智,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一个人应该怎样爱国?如何报国?邓稼先为我们树立了价值标杆和光辉榜样。在演讲部分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引导学生以亲身经历的生动事例,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激励同学们不忘初心,认真学习,把爱国奋斗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

切入点:第二个是理想信念。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坚决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利用课堂展示的环节,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朗读或者是说话材料,结合社会现实讲述身边的故事。比如结合全民抗击疫情的难忘经历,引导同学们在课堂展示中讲述战疫故事,展示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效率,深切感受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团结,深切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

切入点:第三个部分是文化自信,中国的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我国通用语言文字的历史典故以及使用现状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汉语的特点及魅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坚定文化自信。

切入点:第四个是法制教育,通过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讲解,帮助学生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明确教师职业口语的重要性。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就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它标志着推广普通话从此全面走上了法治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凡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而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中明确规定,报考者普通话水平应该达到二级乙等以上,让学生明确普通话是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基本职业技能。

切入点:第五个方面是师德师风,结合课程内容,把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融入课堂教学,比如张桂梅为最美乡村教师,蒋春凌为残障儿童撑起一片天。通过新时代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优秀案例,感受优秀教师的风采,引导学生更好地树立坚定的教师信念,在未来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总之,教师语言技能训练这门实践课程应该在讲授与练习中,润物无声的渗透思政教育,让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正能量的熏陶。课程教学中,从第一节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开始,就希望渗透思政成分,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国的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我国通用语言文字的历史、典故,以及使用现状的介绍,还有汉语国际推广的优秀案例的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汉语的特点及魅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坚定文化自信;在语音分析部分,鼓励学生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鼓励学生深入认识并探索自己的方言,也要保护好方言文化,传承方言文化;在朗读训练中,通过选取典型人物爱国事迹树立标杆和榜样,采用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结合社会现实,在教学的多个环节引入爱国精神,经济发展,等等内容;在命题说话部分,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以亲身经历祖国多年的变化,来激励同学们不忘初心,认真学习,把爱国奋斗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在课堂展示环节,更是借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的时机,让同学们搞一场诗歌朗诵会,从稿件选择、音乐剪辑、视频链接等多个环节,让学生动手、用心、借胆来深情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爱党诚心,达到了课程育人有道,思政润心无声的效果。

 

 

                                    执笔人:基础部 王志芳

                                    教研室主任审核:

                                    教学副主任签名:

                                    主任签名:

                                   

 

                忻州师范学院基础部      电话:0350-3339261
                地址:和平西街10号        邮政编码:0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