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书写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教师书写技能训练 |
|
课程编码 |
321100300 |
课程类别 |
公共课 |
课程性质 |
必修 |
考核方式 |
考查 |
学 分 |
2 |
课程学时 |
16 |
开课学期 |
第 2 学期 |
开课单位 |
基础部 |
适用专业 |
师范类所有专业 |
二、课程简介
《教师书写技能训练》是基础部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课程内容涵盖汉字书体 演变、文化内涵,着重传授毛笔、钢笔与粉笔字书写技法,深入剖析楷书、行书等书 体笔法、结构及相关文化常识。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三笔字书写规律与技法,具 备扎实的教师书写技能。
该课程为后续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筑牢书写基础,让学生能熟练运用板书进行教 学。其主要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实际书写能力的提升。特色之处 在于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不仅培养书写技能,还提升学生对书法艺术的 鉴赏与创作能力,全方位助力高师学生形成从教基本技能 。
三、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知识)能运用《教师书写技能训练》课程知识,全面掌握课程涵盖 的所有内容,并建立对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的基本认知。能运用观察与记忆方法,牢记 三笔字尤其是粉笔字的书写与执笔姿势。能建立对毛笔字基本笔画及其分类、硬笔字 基本笔画与复合笔画的清晰认知,特别是掌握粉笔字基本笔画的正确书写要领与形态。 能建立对汉字间架结构的理解,铭记偏旁部首的书写要领,夯实基础,为 “站上讲台 ” 做好知识储备。
课程目标 2:(能力)能掌握《教师书写技能训练》课程所涉的所有实践能力。能
够熟练操作并应用三笔字,尤其是粉笔字的书写与执笔姿势。能运用练习方法,掌握 毛笔字、硬笔字、粉笔字基本笔画的书写能力,具备对三笔字,特别是粉笔字间架结 构进行灵活搭配与书写的能力。能设计三笔字,特别是粉笔字的全篇布局,具备合理 整齐书写的能力。能运用所学设计并书写粉笔字板书,全面提升书写技能,掌握教师 基本技能以及规范汉字书写的能力,为 “站稳讲台 ” 奠定能力基础。
课程目标 3:(课程思政)能提出对汉字书写技能学习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分析汉字书写技能训练的重要意义。能建立目标意识,培养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塑 造坚韧性格。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的兴趣,验证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教师职 业的神圣情感,明理笃行,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践行师德 |
师德规范 |
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 者和模范践行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思想认同、 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
13 |
教育情怀 |
职业修养。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良 好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健全的人格, 以及较强的情绪调节 和自控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能力。 |
23 |
学会教会 |
教学能力 |
教学能力。熟悉各类学科的多种教学模式,能够依据师范生未 来所教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对应学科的学习特性,设计 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
12 |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矩阵关系图
名称 |
毕业要求 1 |
毕业要求 2 |
毕业要求 3 |
毕业要求 4 |
毕业要求 5 |
毕业要求 6 |
毕业要求 7 |
毕业要求 8 |
1.1 |
1.2 |
1.3 |
2.1 |
2.2 |
2.3 |
3.1 |
3.2 |
3.3 |
3.4 |
4.1 |
4.2 |
4.3 |
4.4 |
5.1 |
5.2 |
5.3 |
6.1 |
6.2 |
6.3 |
7.1 |
7.2 |
7.3 |
8.1 |
8.2 |
课程目标 |
M |
|
|
M |
|
|
|
|
|
|
H |
|
|
|
|
|
|
|
|
|
|
|
|
|
|
课程目标 1 |
M |
|
|
|
|
|
|
|
|
|
M |
|
|
|
|
|
|
|
|
|
|
|
|
|
|
课程目标 2 |
|
|
|
M |
|
|
|
|
|
|
H |
|
|
|
|
|
|
|
|
|
|
|
|
|
|
课程目标 3 |
M |
|
|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本课程各个课程目标的权重
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1 |
课程目标-2 |
课程目标-3 |
权值 wi |
0.308 |
0.384 |
0.308 |
四、教学方法
《教师书写技能》课程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成效。理论讲授法,用 于系统阐述三笔字的书写理论,如笔画特点、间架结构知识,让学生形成扎实理论基 础。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规范书写过程,从握笔姿势到运笔技巧,让学生直观 掌握正确书写方式。练习巩固法,安排课堂与课后练习,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技能。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互评书写作业,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个别辅导法,针对 学生个体差异与问题,进行一对一指导,精准解决书写难题。多样化评价法,结合作 业、课堂表现、作品成果等多维度评价,全面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助力其不断进步。
五、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第一章 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及组织结构
教学内容:认识学习汉字书写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 热爱教师职业、热爱祖国的神圣情感。了解汉字的组织结构、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 提高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神秘文化的认识,同时进行书写工具介绍。
教学重点:汉字的组织结构,汉字的起源、发展及演变,以及书写工具的介绍(文 房四宝)
教学难点:汉字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毛笔字学习及训练
教学内容:了解祖国这种独特的书写工具,熟悉毛笔正确的执笔方法和正确的写 字姿势。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毛笔横、竖、撇、捺、点、钩、挑、折基本用笔方法,相 关病笔及纠正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常见横、竖、撇、捺、点、钩、挑、折的笔法,以及横、竖、撇、 捺、点、钩、挑、折的分类及技巧。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与坐姿。掌握八种基本笔画的规范化写法。
第三章 钢笔字学习及训练
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钢笔书写的坐姿、执笔及运笔方法,掌握钢笔字 28 种基本 笔画的写法,掌握钢笔字间架结构要领和偏旁写法。
教学重点:掌握钢笔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结构要领。 教学难点:强化正确的运笔规律及书写方法。
第四章 粉笔字运笔及板书学习
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粉笔书写的坐姿、执笔及运笔方法,掌握粉笔楷书中的汉 字 8 种笔画,掌握粉笔楷书常用结构和偏旁写法,掌握粉笔楷书向行书过渡的方法, 掌握粉笔行书的笔画形态及常用偏旁写法。了解板书的意义、要求、方法,能迅速、 有效地进行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学习粉笔八种基本笔画,常用结构及九种基本偏旁,同时,教授粉笔 板书的意义和作用,原则与方法。
教学难点:粉笔的运笔规律和技巧。
六、课程内容及安排
序号 |
章节 |
课程内容 |
教学目标 |
学时 |
教学方法 |
对应的 课程目标 |
1 |
汉字的起源、发展、 演变及组织结构 |
绪论:明确汉字书 写技能是当代师范 类大学生必备的技 能之一,书写及鞥 是书法艺术的基 础,增强书法修养、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 惯 |
学生能够阐述汉字 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演变过程,明确汉字 的组织结构,熟知文 房四宝及其他书写 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
1 |
讲授法 |
13 |
了解汉字的组织结 构,汉字起源及发 展,汉字的发展演 变,文房四宝及其 它书写工具 |
1 |
讲授法 |
2 |
毛笔字学习及训练 |
学习毛笔书写基本 知识,基本笔画的 写法及训练 |
学生能够掌握毛笔 书写的基本知识,准 确书写 16 种基本 |
2 |
讲授法 示范法 讲练结合 |
12 |
|
|
掌握 16 种基本笔 画的写法及训练 |
笔画,通过训练提升 毛笔字书写技能 |
2 |
讲授法 示范法 讲练结合 |
|
3 |
钢笔字学习及训练 |
学习钢笔书写基本 知识,书写姿势, 执笔姿势,基本笔 画的写法及训练 |
学生能够说出钢笔 书写的基本知识,保 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和执笔姿势,熟练掌 握钢笔字的间架结 构和偏旁写法,并完 成相应训练 |
2 |
讲授法 示范法 讲练结合 |
12 |
掌握钢笔间架结 构、偏旁写写法及 训练 |
2 |
讲授法 示范法 讲练结合 |
4 |
粉笔字运笔及板书 学习 |
学习粉笔楷书的结 构和常用偏旁写法 (十九种基本偏 旁) |
学生能够写出粉笔 楷书的十九种基本 偏旁,完成粉笔板书 设计,理解板书的意 义与作用,遵循书写 要求、板位安排、书 写原则进行板书书 写,并能对板书作出 合理评价 |
2 |
讲授法 示范法 讲练结合 |
12 |
学习粉笔板书设计 (板书的意义与作 用,书写要求,板 位安排,书写原则、 方法及评价) |
2 |
|
5 |
考查 |
三笔字综合测评 |
检验最终学习效果, 明确提升方向 |
2 |
|
|
七、考核形式与成绩评定
(一)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
评价方式及比例 |
成绩比例 (平时 30%+期末 70%) |
过程性考核 |
表现性考核 |
结果性考核 |
作业、测试 20% |
作品 10% |
期末考试 70% |
课程目标 1 |
5 |
5 |
20 |
30 |
课程目标 2 |
10 |
5 |
30 |
45 |
课程目标 3 |
0 |
5 |
20 |
25 |
(二)评价标准
1.考核方式评价标准
考核方式 |
评价细则 |
作业 |
上课周期需提交至少 6 份纸质作业,满分为 15 分,缺一次扣 2 分。 |
作品 |
上课周期需提交毛笔字和钢笔字各 2 份成品作品,满分为 15 分,缺一次扣 3 分。 |
考查 |
根据学生实际表现进行赋分,满分 100 分。 |
|
|
2.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和整体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具体计算 方法如下:
课程分目标达成值根据课程分目标各考核环节结果均值计算,每个课程分目标的达成值计算方 法如下:
课程分目标 i 达成值=∑(学生在各考核环节得分的均值)/(各考核环节对应课程分目标 i 的 目标值) ×相应的权重
整体课程目标达成值为该课程各分目标达成值的加权平均值,大于等于 0.70 即为达成。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一)教材选用
周波.师范院校三笔字书写教程.辽宁美术出版社,2023 年 7 月(第 13 版)。
(二)参考书目
序号 |
编者 |
教材名称(或版本)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1 |
邱敏蓉 |
《三笔字与教师板书课件艺 术使用教程》(第 1 版)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21 年 8 月 |
2 |
金建生 |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2018 年 6 月 |
3 |
刘慧龙 |
《三笔字楷书书法教程》 |
三笔字楷书书法教程 |
2014 年 6 月 |
4 |
刘飞滨 |
《三笔字实训教程》 |
科学出版社 |
2015 年 8 月 |
5 |
王丁龙 |
《三笔字实用教程》 |
航空工业出版社 |
2017 年 7 月 |
(三)网络资源
(1)学银网,网址:https://xueyinonline.com 九、其他说明
本大纲经课程开课单位制定人、审定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生效,以上内容由课 程开课单位负责解释。
制定人:王志芳 审定人:王志芳 审批人:李鹭
时间:2025 年 4 月 10 日